1 真空采血管的选择 应本着安全有效,质优价廉,保证检验结果稳定准确,减少病人负担的原则去选择适合自己医院的产品。为减少病人的医疗开支,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或依赖进口产品,那些质量好价格优惠的国产品牌同样可以胜任于日常的临床应用。
2 推荐的采血顺序 凝血管(血清管)→枸橼酸钠管→肝素管或EDTA管→草酸钾/氟化钠管→血沉管。主要原因是第一管内往往含有组织液,易造成凝血,不适于做血凝测定。
3 取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挛缩,束缚时间不可过长,禁止拍打手激活凝血系统。观察采血是否顺利,采血量是否符合要求。由于实验室标本量的不断增加,传统实验室分离血清标本的速度与全自动化分析仪很不同步,因为血液凝固速度与玻璃试管和塑料试管的激活能力、温度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凝血因子中的Ⅺ、Ⅻ因子接触玻璃试管壁后被激活,一般采血后在23-25℃室温下,30min大部分血液已凝固,完全凝固需要1h。但是,疏水性的塑料试管壁接触凝血因子Ⅺ、Ⅻ时,被激活的能力非常弱,需要2-4h血液才能完全凝固,影响了分离血清的速度。在采血管内壁表面喷涂血液促凝剂才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采血后轻轻倒转试管混合4-5次,置室温立放待血液完全凝固后离心,血液呈现收缩状态,可观察到有血清渗出现象,证明血液完全凝固。
4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离心操作的要求 如何正确地使用分离胶促凝管制备高质量血清标本,血液完全凝固和离心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离心要求采用水平式离心机。具体操作步骤:采血后立即轻轻倒转采血试管4-5次混匀标本,等待标本充分凝固需要放置30min,3500-4000r/min离心10min。血清与血凝块完全被分离胶分离,血清标本可直接上机检测或转移至仪器配套试杯中。具备这个条件才能制备出高品质血清标本,说明分离效果好。如果离心速度低,作用于分离胶的力较弱分离胶返回不佳或血液没有完全凝固就离心,可出现纤维蛋白凝状物停留在血清中或胶体层中,有可能引起溶血,除急诊外普通生化检查最好在血液完全凝固后离心效果较好。由于缺乏经验,这种现象在实验室经常发生,如果有纤维蛋白丝停留于血清中很容易阻塞自动分析仪采血针。
5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精确,抗凝剂在血标本中的绝对含量可改变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实验结果。钙的绝对浓度越高,PT、APTT凝固时间越短。关于凝血试验真空管“死腔”问题,有实验表明真空管死腔会产生血小板活性增强(PF4活性增强)、APTT缩短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由于死腔激活血小板是随机偶然事件,目前尚未对其发生机理和概率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在进行血小板功能试验及监测APTT以指导肝素抗凝治疗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偏差。
综上所述,真空管的普通使用对提高检验质量,防止生物安全污染,规范抽血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有很大好处。但同时一定要注意品质的选择,规范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采血管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8-30 13:54:08浏览次数:
上一条: 真空采血管准确可靠
下一条: 没有了